《漢晉春秋》作者 - 習鑿齒

習鑿齒(?~383)字彥威, 襄陽人, 東晉著名史學家、文學家。是魏晉精神的一個重要代表人物, 世代為荊楚豪族, 東漢襄陽侯習鬱之後人。精通玄學、佛學、史學。其作品《漢晉春秋》是影響深遠的史學名著。

習鑿齒(317-383, 一說328-413, 字彥威, 襄陽(今湖北襄陽)人。東晉著名史學家、文學家。主要著作有《漢晉春秋》、《襄陽耆舊記》、《逸人高士傳》、《習鑿齒集》等。其中《襄陽耆舊記》是有影響的人物志之一。習鑿齒亦通佛學, 力邀著名高僧釋道安到襄陽弘法。亦在我國佛學史上產生一定影響。因習有腳疾, 故稱半人之稱, 後襄陽為晉室收復, 習鑿齒被征以國史職事, 未就而卒。

習鑿齒少有志氣, 且博學多聞, 以能文著稱。初為東晉大將、荊州刺史桓溫的別駕, 位列諸參佐之首。桓溫北伐時, 也隨從參與機要。桓溫任大司馬後, 圖謀篡奪帝位, 習鑿齒著《漢晉春秋》以制桓溫野心。因忤桓溫, 遷為滎陽太守。不久辭職歸鄉。

習鑿齒最初作為湖北襄陽的一大名士, 其才學與名望, 在當時來說, 可謂聲播天下, 除了名揚後世的《漢晉春秋》, 其所著的《襄陽耆舊記》, 是中國最早的人物志之一。話說東晉時, 前秦王苻堅攻佔襄陽, 虜俘了當時兩大名士, 即為習鑿齒和釋道安。當時, 習鑿齒正患腳病, 瘸著走路。在帶去見苻堅時, 苻堅感慨地說:當年, 晉室平定東吳獲取的最大利益, 是東吳的兩個俊傑陸機、陸雲, 朕以十萬之師取襄陽, 唯得一人半也。”  僕從射權翼問:誰耶?苻堅說:釋道安一人, 習鑿齒半人也。賞識之重溢於言表。至於苻堅所說“釋道安一人, 習鑿齒半人”, 並非指習鑿齒才華不如釋道安, 而是諷刺戲謔當時的習鑿齒瘸著一條腳走路。而其中苻堅所提到的釋道安, 則是當時的一位著名高僧。釋道安(西元312—385年)俗姓衛, 常山扶柳人, 24歲師事竺佛圖澄, 善詩文, 居長安時, 衣冠子弟為詩賦者, 偕依附他致譽, 可惜他本人留下的詩文太少。為避戰禍, 釋道安于晉帝興寧三年(365年)帶領眾徒南投湖北襄陽, 並逐漸成為襄陽名士習鑿齒的至交。在襄陽期間, 釋道安大弘佛法, 並聚集一批高僧及弟子整理佛經, 使佛法不因戰亂而毀。他是繼竺佛圖澄之後弘化于北方的高僧, 同時也是中國佛教弘傳史上, 具有承前啟後功績的高僧。當初, 習鑿齒去見釋道安時, 遠遠地便自我介紹說:四海習鑿齒。釋道安則應聲道:彌天釋道安。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:我是四海皆知的習鑿齒;我是天下聞名的釋道安。由此可見, 兩人在當時的知名度。

習鑿齒為避苻堅逼其所用, 偕妻室子女從湖北襄陽, 長途跋涉到南方。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後, 晉朝廷曾又徵召習鑿齒修輯國史, 其時, 他已遠避於外。先是隱居於江西萬載書堂山, 後途經江西新余西北方一個叫緱嶺的地方時, 正值寒冬季節。放眼四周, 白雪皚皚;銀裝素裹。並見有一株白梅, 傲雪怒放;噴珠吐玉;冰潔芬芳;且逾月不謝。習鑿齒見狀大喜, 說:即此老梅是吾宜家之兆也。於是, 便舉家隱居此地, 並取地名為白梅”, 開始在此生息繁衍, 逐成為新喻習氏始祖。在白梅隱居下來後, 習鑿齒竹籬茅舍, 粗茶淡飯, 一邊躬耕田園, 一邊著書立說、興辦教育。據考證, 如今的歐裏鎮白梅小學, 就是建在原習鑿齒創辦的半山學舍遺址上的;而白梅村習氏族人, 只要一提及習鑿齒, 均尊稱其發祖公;且每年的清明節, 江西境內的習姓人, 無論遠近, 大部分會以村、族集體組織的形式, 自發地到位於分宜的棗木山, 神情肅穆地為習鑿齒掃墓, 這已成為每年清明節前後幾天, 分宜棗木山上的一大風景。

作為東晉名儒, 習鑿齒尤其博涉經史, 曾著有《漢晉春秋》五十四卷宏篇巨著。書中, 上起東漢光武帝, 下至西晉晉湣帝, 語語謂晉, 承漢為正統, 縱貫近三百年的歷史。其篇幅之浩繁、內容之豐富、涉獵之廣泛, 為史學上所罕見, 其歷史和文化影響極其深遠。他在《漢晉春秋》中敘評三國史時, 以蜀漢劉備為正統, 魏曹為篡逆, 並認為晉雖受魏(西元265年晉武帝司馬炎代魏稱帝), 但應繼承漢祚, 否則晉朝國統不正。因此, 習鑿齒曾這樣評價劉備:劉玄德雖顛沛險難, 而信義愈明。勢避事危, 而言不失道。追景升之故, 則情感三軍;戀赴義之士, 則甘與同敗。觀其所以結物情者, 豈徒投醪撫寒, 含蓼問疾而已哉!其終濟大業, 不亦宜乎。

宋紫陽朱夫子著修綱目, 以鑿齒言為宗。但對後漢占統治地位的讖緯迷信活動作了論述和批判。在《漢晉春秋》中, 習鑿齒收入了《後出師表》, 因此對後來考證《後出師表》的真偽, 提供了有力的佐證。他還專程去襄陽城西的隆中憑弔過孔明故宅, 並撰寫了《諸葛武侯宅銘》, 其中記載了孔明舊居的情景, 並論述了諸葛亮志在中興漢室, 追求統一大業的功績, 贊佩諸葛亮公正無私, 執法嚴明, 有功國家, 造福人民。在成都武侯祠殿上, 近代鐘瀚為此寫下了這樣一副對聯:異代相知習鑿齒;千秋同祀武鄉侯。

稱習鑿齒為諸葛亮的異代相知, 應該溯源於《三國演義》成書的過程。最初, 西晉陳壽做《三國志》, 尊曹魏為正統, 應其直承東漢。但正如前面所說, 在晉南渡後, 習鑿齒作《漢晉春秋》五十四卷, 則改尊蜀漢為正統。雖然北宋一統中華後, 司馬光撰《資治通鑒》, 又扶曹魏。但到南宋朱熹,複挑起二者孰為正統之大討論, 並成功地一改舊制, 尊蜀漢為正統。這種史學觀一直綿延數百年, 在《三國演義》裏達到了一個巔峰。所以, 蜀漢君臣同祀, 共用千秋香火。實在應該感謝, 這位東晉的史學家習鑿齒。因此, 稱習鑿齒為諸葛亮的異代相知, 實不為過。
習鑿齒這種辨證和正統的政治歷史觀, 不僅直接影響了三國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, 以至《三國演義》成書, 而且對中國史學和文化界,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宋代理學家朱熹在《通鑒綱目》中, 對習鑿齒的這種觀點, 表示極為贊同;明朝榜眼張春則說:(習鑿齒)作漢晉春秋五十四卷, 謂晉雖受魏禪而必以承漢為正, 此乃千古綱常之大論也。由此可以看出, 習鑿齒所撰的《漢晉春秋》五十四卷, 在歷史和史學上的價值與分量。

《漢晉春秋》簡介

《漢晉春秋》, 東晉習鑿齒撰。五十四卷, 一作四十七卷(見《隋志》)。該書記述起自東漢光武帝、止於西晉湣帝二百八十一年間歷史。史料價值較高。記三國史事, 以蜀漢為正統, 魏武雖複漢禪晉, 尚為篡逆, 遂以晉承漢。

習鑿齒, 字彥威, 東晉襄陽(今屬湖北)人。曆仕荊州別駕、滎陽太守。博學洽聞, 有史才。習氏除《漢晉春秋》外, 尚著有《襄陽耆舊傳》、《逸人高士傳》等。
今有黃奭、湯球、王仁俊多家輯本。此次整理以清人湯球輯本(《廣雅書局叢書》)為底本。1937, 商務印書館根據《史學叢書》本將湯球的《九家舊晉書輯本》、《晉紀輯本》、《漢晉春秋輯本》、《晉陽秋輯本》、《十六國春秋輯補》、《三十國春秋輯本》等排印出版, 收入《叢書集成》初編。

唐•房玄齡等《晉書 列傳第五十二》評價習鑿齒習氏、徐公俱雲筆削, 彰善瘴惡, 以為懲勸。夫蹈忠履正, 貞士之心, 背義圖榮, 君子不取。而彥威(習鑿齒)跡淪寇壤, 逡巡于偽國。野民(指徐廣)運遭革命, 流連於舊朝, 行不違言, 廣得之矣

唐代史學家劉知幾《史通•外篇•卷十八》:“自戰國已下, 詞人屬文, 皆偽立客主, 假相酬答。至於屈原《離騷》辭, 稱遇漁一訛。父于江渚;宋玉《高唐賦》, 雲夢神女于陽臺。夫言並文章, 句結音韻。以茲敍事, 足驗憑虛。而司馬遷、習鑿齒之徒, 皆采為逸事, 編諸史籍, 疑誤後學, 不其甚邪!必如是, 則馬卿游梁, 枚乘譖其好色;

劉知己在《史通》還將陳壽的《三國志》與習鑿齒之《漢晉春秋》作對比, 直斥前者對司馬懿父子屢戰屢敗、公然篡位弑主等醜行多所回護, 而將忠實紀錄這一切的《漢晉春秋》奉為直書典範:“然則曆考前史, 徵諸直詞, 雖古人糟粕, 真偽相亂, 而披沙揀金, 有時獲寶。案金行(晉)在曆, 史氏尤多。當宣、景開基之始, 曹、馬構紛之際, 或列營渭曲, 見屈武侯, 或發仗雲台, 取傷成濟。陳壽、王隱咸杜口而無言, 陸機、虞預各棲毫而靡述。至習鑿齒乃申以死葛走達之說, 抽戈犯蹕之言, 歷代厚誣, 一朝始雪。(史通直書)
“自梁、陳已降, 隋、周而往, 諸史皆貞觀年中群公所撰。近古易悉, 情偽可求。至如朝廷貴臣, 必父祖有傳, 考其行事, 皆子孫所為。而訪彼流俗, 詢諸故老, 事有不同, 言多爽實。昔秦人不死, 驗苻生之厚誣;蜀老猶存, 知葛亮之多枉, 斯則自古所歎, 豈獨於今哉?(史通曲筆)

裴松之在《三國志•蜀書•董允傳注》中, 引用了《襄陽記》的記載後, 又說到與《漢晉春秋》說法不同:此二書俱出習氏而不同若此……以此疑習氏之言為不審也。


晉陳壽《三國志•魏書• 二十八(王毋丘諸葛鄧鐘傳)》中, 裴松之在作注時對《漢晉春秋》的記載評論到臣松之以為如此言之類, 皆前史所不載, 而猶出習氏。且制言法體不似於昔, 疑悉鑿齒所自造者也